传统国学

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宵,是春节中最后的盛大节日灯市

2024-01-27 23:30:58 来源:www.qingxinlou.com编号:

元宵节,又称上元节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。元宵节起源于上古时代人们祭祀天神地祇的活动,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盛大的节日。这一天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欢度佳节。人们会吃元宵,寓意团团圆圆,祈求家庭幸福美满。此外,还有猜灯谜、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。元宵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,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。

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,元宵节又被叫做上元节,小正月等等。因为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这一天不同的风俗饮食习惯,还有很多的传说故事,所以正月十五这一天元宵节也有很多的名字。接下来的文章就会详细为你介绍元宵节的别称。

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宵,是春节中最后的盛大节日灯市

元宵节又称上元节 

道教的“三元说”认为:上元,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。《岁时杂记》记载说,上元节的由来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。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说天官赐福,水官解厄,并以三元配三官,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,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,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。魏晋道家以“三官”与时日节候相配,定正月十五为“上元”, 因此,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。 

元宵节叫小正月 

小正月即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,又称为上元节,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其为“宵”,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

元宵节叫元夕或者灯节

元宵节又叫做又称为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。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,因此元宵又被称为“灯节”。元宵期间,城市山乡往往要举行灯会,观灯、赏灯赛灯之余,还形成灯市,昼夜喧阗,热闹非常。

宋代女作家朱淑贞的《生查子·元夕》词中就有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”之句。元宵花灯,品种繁多,造型奇特,巧夺天工。各地的花灯又风格各异,丰富多彩。《七修类稿·辩证类》“元宵灯”条便称:“上元张灯,诸书皆以为沿汉祀太乙,自昏到明,今其遗事。”

本文由清心楼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