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名古风典故有哪些
古风典故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们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,还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寄托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风典故及其简要介绍:
1. 长亭:古代驿站,古人在路上约十里设一长亭,五里设一短亭,供游人休息送别。后“长亭”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。
2. 烂柯:出自任昉《述异记》。晋人王质上山砍柴,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,过了一会儿,发现斧头全烂了,同时代的人已经都不在世了。比喻岁月流逝,人事变迁。
3. 汗青:古时写字的竹简,需先用火烧使其干燥,叫“杀青”;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,故又叫“汗青”,后指书稿、史书。
4. 楼兰:楼兰古国,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,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。后多用“楼兰”代指边远地区或敌人。
5. 梦蝶:也称“化蝶”,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,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,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,醒来后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。后“梦蝶”多用来比喻做梦、梦幻,和变幻无常的事物。
6. 化碧:苌弘化碧,苌弘是周敬王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,后蒙冤被人所杀,其血化为碧玉,形容刚直忠正,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。
7. 青衿:语出《诗经 郑风 子衿》: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”毛传:“青衿,青领也,学子之所服。”因此多用“青衿”代指读书人。
8. 破釜沉舟: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。项羽与秦兵作战时,命令士兵打破煮食用的锅,凿沉渡河用的船,表示只进不退的决心。后用以比喻下定决心,义无返顾。
9. 草木皆兵:出自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。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,大败而逃,溃兵沿途不敢妄动,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
10. 投笔从戎:东汉班超年轻时,以替官家抄公文为生。一日感叹道:“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、张骞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砚间乎?”后来投笔从戎,出使西域,立下不少战功。
这些典故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智慧。在起名时,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寓意选择相应的典故进行创作。
-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