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语起名典故有哪些
古语起名典故丰富多样,这些名字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还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愿。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语起名典故及其解释:
1. 孔子:孔子名丘,字仲尼。关于他的名字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因为出生时头顶上有个小“凹”,因而名“丘”;另一种是其母在尼丘山祈祷后生下他,故名“丘”,字“仲尼”。

2. 辛弃疾: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字来源于祖父辛赞对他的期望,希望他能成为像西汉名将霍去病那样的大将之才,因此取名“弃疾”。
3. 屈原:屈原名平,字原。他的名字寓意公正和平正,象征着经天纬地的才能。
4. 李白:唐代诗人李白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相传他在抓周礼上拿了一本《诗经》,父亲很高兴,但直到七岁仍未想出名字。某年春天,父亲作了一句春日绝句,母亲接了下一句,李白立刻接道“李花怒放一树白”,父亲反复吟诵后,觉得儿子文采非凡,于是取名“李白”。
5. 张居正:明代政治家张居正,字叔大,幼名张白圭。他十二岁时参加童试,因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,李士翱嘱咐他要从小立大志,长大后尽忠报国,并替他改名为“居正”。
6. 柳如是: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,本名杨爱,后改名柳隐,字如是。她的名字取自辛弃疾的词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,本意是想同辛弃疾一样摒弃尘世心静如水。
7. 王朝闻:我国美学家王朝闻,原名王昭文。因受《论语》中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启发,22岁时改名王朝闻,表达自己寻求艺术真谛、探索人生真理的精神。
8. 陶行知: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,原名陶文俊。他年轻时信奉王阳明“知是行之始”的哲学思想,于是改名陶知行。后来通过教育实践认识到自己年轻时信奉的谬误,转而笃信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,于是把名字改为“行知”。
9. 李四光: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,原名李仲葵。他在填写登记表时误将年龄“十四”填入了姓名栏内,急中生智将“十”字加上几笔改成了“李”字,但“四”字无法改动。他看到中堂大匾上有“光被四表”四字,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,于是灵机一动,将名字改为“李四光”。
10. 张恨水:我国著名作家张恨水,原名张心远。他读了李煜《乌夜啼》末句诗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”后,醒悟到时间如流水,切不可让它在叹息中白白流逝,于是改名张恨水,作为对自己一生的鞭策。
此外,还有许多其他古语起名典故,如从唐诗宋词、诗经楚辞等中国古典文学瑰宝中选取的名字,这些名字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还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、道德寓意与哲学思考。
总的来说,古语起名典故丰富多样,每个名字都有其独特的来源和寓意。在给孩子起名时,可以借鉴这些典故,选择一个既有文化底蕴又富有美好寓意的名字。
-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


